第一:設計因素
1)《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技術規(guī)程》(CECS 102:98)中規(guī)定:門式剛架輕型房屋屋面坡度宜取1/8~1/20,在雨水較多的地區(qū)宜取其中的較大值。在實際設計工程中,建設單位為節(jié)省資金或者其他原因,要求盡量減小屋面坡度,設計單位又往往死搬硬套規(guī)定,不考慮實際情況。于是導致很多工程屋面坡度過小,屋面雨水不能及時排入天溝,屋面積水而造成屋面滲水現(xiàn)象。
2)設計人員對當?shù)亟涤炅坎涣私猓彩窃斐晌菝嫫露仍O計過緩、天溝截面積過小的重要因素。
3)缺少節(jié)點設計,施工單位隨意選用節(jié)點做法,屋脊處女兒墻高度不夠,伸出屋面的管道、排氣道位置不妥或高度不夠,以至影響防水層施工困難。
4)板型選擇不當,對于暗扣式和咬合式的板型,只要現(xiàn)場安裝得當,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。如果選用直接用自攻螺釘連接的板型,即使現(xiàn)場處理得很好,防水膠做的也很到位,但由于面板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能,同樣也會出現(xiàn)漏水現(xiàn)象。
5)屋面孔洞設計時考慮不周。不得在施工時現(xiàn)場隨便割孔割洞,孔洞防水要做好。
6)圍護部分彩板過薄,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,外板腐蝕或者受溫度影響變形,板之間縫隙增大。
7) 屋面雨水系統(tǒng)未按規(guī)范設置溢流措施,暴雨強度超過雨水系統(tǒng)排放能力時就會超過搭接縫,甚至漫上屋面,造成事故。
8)落水管數(shù)量不足,雨水沿天溝流動距離遠,時間長,造成積水;墻面外板上部未增設L型收邊件,天溝內側存在漏水隱患。
9) 彩鋼泛水配件設計不合理,達不到防水效果。
10) 規(guī)范規(guī)定構件變形控制值,檁條撓度L/180,屋面梁撓度L/180(式中L為受彎構件的跨度),屋面檁條截面設計太小、間距過大,在風荷載作用下檁條和壓型板變形就會過大。
11)未充分考慮結構變形、溫差變形、干縮變形、振動等影響,設防不滿足基層變形的需要。
第二:施工因素
1)施工過程中對屋面圍護不注意保護,隨意踩踏屋面,破壞了屋面的平整度,甚至出現(xiàn)裂紋,密封膠量不足,位置不正確,打拉鉚釘過多,并且未進行防水處理。)
2)天溝不進行防腐,有些施工單位在進行天溝防腐時,只是刷防銹漆或者瀝青漆,使用一段時間后,天溝腐蝕嚴重。
3)鋼結構廠房 屋面板,因跨度過大,屋面板存在搭接,雖然在搭接等處采用了聚氨酯密封膠和138900縫合釘?shù)忍幚?,但安裝時往往很難達到設計理論標準,導致漏雨。
4)天溝橫向沒有坡度,制作時至少應留0.5%的坡度。
5)關鍵節(jié)點部位施工馬虎。女兒墻等根部陰角沒有按規(guī)定作成圓弧或圓弧太小,卷材端邊收頭密封不嚴,上口白鐵皮變形,固定點稀少加之密封材料封口不好,伸出屋面的管道根部堵洞不嚴,管道四周找平層沒有高出附近找平層,防水層泛水高度不夠。保溫層施工遇雨,排氣槽堵塞,排氣孔設置不合理,造成保溫層長期浸水。剛性屋面產生裂縫,分割縫處防水密封膏與縫側壁粘結不牢而滲水。
第三: 構造因素
1)房屋在使用過程當中隨意增加荷載,導致屋面板變形。特別是在屋面檁條上隨意增加荷載,檁條變形,導致屋面積水。
2)防水膠、密封膠老化,使用工程中缺少必要維護。
3)堵頭對由于風力造成的漏水是有作用的,不應忽視,須保證彩鋼板與屋脊蓋板堵頭安裝到位,采光板與屋脊蓋板間堵頭下部應打硅酮密封膠,屋面風機處彩鋼板波峰端部設置鋼堵頭。
4)搭接時縫隙容易受溫度影響變大,應充分留夠搭接長度。
5)水宜疏不宜堵,一般安裝時在鋼板內側打密封膠,多多益善。
6)必須足夠重視鋼結構屋面圍護系統(tǒng)熱脹冷縮的不利影響,采取合理的構造措施。
第四:材料因素
1)雨水管材用塑料管材,強度差,鋼結構廠房 從安裝到投產運行,容易受損。
2)由于鋼板天溝比較薄,焊縫容易出現(xiàn)問題。
3)未根據(jù)屋面的坡度選擇合適的采光板板型和屋面彩板的板型,波峰較小,側向搭接太少,不利于排水。
4) 圍護部分彩板過薄,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,外板腐蝕或者受溫度影響變形,板之間縫隙增大。
5)壓型板基板鍍鋅層質量不好,涂層太薄,致使壓型板使用壽命短,易銹蝕損壞。
6)自攻螺絲膠墊質量差容易開裂,玻璃密封膠容易老化等。
7)扣板明顯變形,相鄰兩板的板高、間距均不同,扣板拉釘應采用防水拉釘。